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271850

临床研究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对比分析及Syntax积分的价值

    孟浩宇;张敏;陈彭生;卢鑫;赵正宏;毛雨;杨志健;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中的疗效和预后及Syntax积分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左主干病变且接受再灌注治疗的130例可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造影结果逐一完成Syntax积分。随访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非致死性脑血管意外的总和,即MACCE)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功能减退、心源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 PCI组68例,CABG组62例。比较2组患者上述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68例中采用单支架技术47例,双支架技术21例(Crush技术13例,Provisional技术8例),所有支架均为药物洗脱支架。CABG组62例中,共有135支冠状动脉接受了CABG,其中前降支62例(内乳动脉桥60例,桡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1例),左回旋支43例(桡动脉桥12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30例),右冠状动脉30例(桡动脉桥8例,胃网膜右动脉桥1例,大隐静脉桥21例)。住院期间,PCI组较CABG组有较低的住院天数[(11.78±1.106)d比(26.77±2.052)d,MD:-15.00±2.28,P<0.0001]和较低的住院费用[(65260±4640)元比(84770±7521)元,MD:-20510±8747,P=0.0206]。主要终点事件中,通过对两组间无事件生存曲线的分析发现:PCI组发生全因死亡风险是CABG组的3.46倍(HR=3.46,P=0.0332)、发生MACCE风险是CABG组的2.34倍(HR=2.34,P=0.048);同时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04,P=0.08)和靶血管重建(HR=6.93,P=0.09)的风险也比CABG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的心绞痛再发率显著高于CABG组(RR=2.62,P=0.009),而在心源性再入院率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22例,CABG组12例。PCI组与CABG组有相似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Syntax积分≥23分亚组:PCI组46例,CABG组50例。针对该亚组主要终点事件的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I组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是CABG组的3.77倍(HR=3.77,P=0.0381)、发生MACCE的风险是CABG组的2.62倍(HR=2.62,P=0.0498);PCI组发生心源性死亡(HR=3.48,P=0.06)以及靶血管重建(HR=8.01,P=0.07)的风险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次要终点事件中,PCI组比CABG组有较高的心绞痛再发率(RR=4.30,P=0.006),而心功能减退的发生率(RR=2.81,P=0.15)和心源性再入院率(RR=2.04,P=0.21)也较CABG组有增高的趋势。单支架技术和双支架技术有着相似的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P>0.05);单支架技术、Crush技术和Provisional技术之间主要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CABG组共12例死亡患者,其中仅1例为女性,余11例均为男性,死亡组中男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91.7%比74.6%,RR=1.23,P=0.04);死亡患者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存活患者的平均水平[(60.43±2.43)%比(63.97±0.51)%,MD:-3.536±1.764,P=0.0478],而平均血肌酐则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09.5±15.19)mmol/L比(81.67±1.869)mmol/L,MD:27.80±7.554,P=0.0003];在12例死亡病例中,诊断为心肌梗死、或伴有心肌酶或心肌标志物增高的ACS的患者共有5例,远高于存活组中此类患者的比例(41.7%比19.2%,RR=3.07,P=0.007)。PCI组共10例死亡,其中3例合并恶性肿瘤。CABG组2例死亡均发生在围术期(术后1个月左右),而在随后平均随访时间3年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CABG仍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主要血运重建方式,尤其是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中高危患者,但对于Syntax积分<23分的低危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不失为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案。

    2013年04期 v.21;No.99 205-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23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33 ]
  •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时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分析

    尚小珂;柳梅;张刚成;沈群山;彭婷;

    目的研究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时行介入封堵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43例(三尖瓣反流的原因均为右心室局部心腔压力增高所致),其中行导管介入封堵术组21例,外科修补手术组22例。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三尖瓣反流长度、三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容积、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反流压差)、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脏压塞、较大残余分流、开胸止血、恶性心律失常、封堵器移位、瓣膜损伤;次要并发症包括:一过性心律失常、切口愈合欠佳、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包切开综合征,无需处理的微量残余分流等)、术后住院时间(d)、住院总费用(万元)、手术时间(min)、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第24小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随访时间为术后3~12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1)43例并发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治疗均一次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三尖瓣反流量较术前显著减少,部分病例反流即刻消失。两组中,每组手术术前与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与术后三尖瓣反流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术后第24小时白细胞计数、CRP、心肌损伤标记物方面均优于外科修补手术组。在手术费用方面外科修补手术组略低于介入封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住院天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外科修补手术组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次要并发症1例,为微量残余分流,无需处理。介入封堵组手术成功率100%,次要并发症1例,为主动脉瓣轻微反流,无需特别处理。(3)术后随访3~12个月,存活率为100%,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经过认真的超声心动图评估,部分室间隔缺损并发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患者行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手术。

    2013年04期 v.21;No.99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70 ]
  • 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的作用

    姜述斌;吴忠东;帕尔哈提;许力舒;赵勤英;

    目的评价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对间隔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希氏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法将142例患者分为7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68例间隔隐匿性快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成功消融前均常规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同频率右中间隔心底部和心尖部刺激:窦性心律时以120次/min的相同频率,分别刺激心尖和心底部,比较各自右心室的V波至逆传心房产生逆传A波的时限(VA)。结果希氏束逆传不应期行心室早搏刺激检测结果:心动过速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内心室早搏刺激,74例快-慢型AVNRT患者心房激动不能提前(变化小于10ms),68例AVRT患者心房均被提前激动超过20ms(30~50ms)。同频率心尖部和右中间隔心底部刺激法检测结果:心尖部刺激所测的VA减去自身心底刺激所测的VA差值AVNRT患者为-65~6(-41±17)ms;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22~63(34±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例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的差值均大于10ms,各例AVNRT患者均小于10ms,两者间无重叠现象出现。5例AVNRT患者和3例间隔旁道引起的AVRT患者检测失败。结论窦性心律时同频率心尖部、右中间隔心底部起搏刺激法鉴别诊断AVRT和AVNR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3年04期 v.21;No.99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61 ]
  •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远期疗效

    刘华云;何蕾;鄢华;汪敏;宋丹;苏晞;

    目的研究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介入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临界病变同时行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测定FFR≥0.8的连续15例患者,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随访≥1年,包括主要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术、卒中)及再发心绞痛、再次住院、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平均(61±7.49)岁。其中男性7例(46.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平均(1.2±0.5)支。15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19处临界病变:左前降支15处、回旋支3处,右冠状动脉1处;其中单支病变者11例(73.3%),双支病变者4例(26.7%),均合并前降支病变;FFRmyo均值(0.88±0.06)。15例患者平均随访(23.6±5.67)个月,其中1例(6.7%)失访。2例(13.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访期间出现心绞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加重,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余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术、卒中、全因死亡、再次住院率、出血等不良事件无发生。对入选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做生存分析,FFR术后平均再发心绞痛时间为术后(29.12±0.67)个月。结论初步验证了FFR指导下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是可行的。

    2013年04期 v.21;No.99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阅读次数:24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64 ]
  •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刘胜全;伊洪艳;邢丽娜;李彦红;王满庆;黎辉;

    目的探索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570例,随机分为三联三通组和ACIST组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术后心功能改变情况及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在57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的患者中,ACIST组在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射线剂量、对比剂用量及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三连三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CIN发生率及心功能不全加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操作简单,可减少医护人员的放射线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成本。

    2013年04期 v.21;No.99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阅读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85 ]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抽吸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海波;路雯;黄宜杰;刘奕;王临光;吴强;娄明;

    目的分析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中,选取对照组40例(未行血栓抽吸,经球囊预扩张或其他处理后直接放置支架)、试验A组40例(抽出血栓组)和试验B组40例(未抽出血栓组),回顾分析术后各组患者血运,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内各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MACE,包括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与对照组相比,PCI术后的ST段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试验A组与试验B组相比,PCI术后的ST回落率、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LVEF、LVEDD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均未出现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撕裂等与器械相关的不良反应。在术后用药期间也未见与药物相关的典型不良反应。结论 PCI术中配合血栓抽吸相对于直接PCI术而言,对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和血运的改善更加显著。在血栓抽吸的具体疗效方面,以抽出血栓后的临床疗效最为理想。

    2013年04期 v.21;No.99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93 ]
  • 冠心病患者426例远期随访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国位;刘宏斌;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连续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动状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426例进行电话、再住院及信访调查,为单中心非对照登记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检查指标、手术资料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主要终点: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Re-MI)、靶病变/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TLR)、脑血管意外]发生情况;次要终点:心绞痛复发和非靶病变/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非TVR/TLR)。结果 426例冠心病患者成功完成6年的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0.59±6.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6年MACCE累计发生84例(19.7%),其中Re-MI33例(7.7%)、TVR/TLR48例(11.3%)、全因死亡20例(4.7%)、心性死亡15例(3.5%),次要终点心绞痛复发139例(32.6%),非TVR/TLR23例(5.4%)。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OMI)(β=3.98,OR=53.47,95%CI3.59~795.74,P=0.004,)、卒中史(β=5.43,OR=228.31,95%CI8.21~635.36,P=0.001)、心律失常史(β=6.37,OR=586.44,95%CI5.44~6319.54,P=0.008)、吸烟史(β=1.6,OR=4.95,95%CI1.34~18.31,P=0.016)、高血压病史(β=2.78,OR=16.18,95%CI2.75~95.04,P=0.002)、病变血管数(β=3.029,OR=20.67,95%CI3.056~139.829,P=0.002)为MACCE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生存曲线在术后第1年和第4~5年下降较为明显。结论 OMI、心律失常史、卒中史、高血压病史及病变血管数协同影响着本人群的远期预后。术后第1年和第4~5年间可能是MACCE高发的两个"时间窗"。

    2013年04期 v.21;No.99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33 ]

消息

  • 第十二届南方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

    <正>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湖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将于2013年10月24日至27日在长沙市运达喜来登大酒店召开。

    2013年04期 v.21;No.99 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 ]
  • 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2013会议通知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2013"将于2013年12月6~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此,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会议,愿此次盛会成为广大心血管医师沟通、交流的纽带和平台。相信本届大会的学术水平将会给您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本届大会将继续坚持以"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

    2013年04期 v.21;No.99 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基础研究

  • 经导管国产化主动脉人工瓣膜支架“瓣中瓣”置入的实验研究

    姜海滨;宗刚军;黄新苗;白元;陈翔;赵仙先;秦永文;

    目的使用国产镍钛合金自膨式主动脉瓣膜支架行"瓣中瓣"二次置入,验证使用国产化主动脉瓣膜支架行"瓣中瓣"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探讨国产瓣膜支架经导管"瓣中瓣"治疗衰败生物瓣膜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产瓣膜支架系统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手术,将首次置入的瓣膜支架置于主动脉瓣上,瓣膜支架瓣环与实验羊自身瓣环距离大于10mm,实验羊的主动脉瓣因不同程度受压后出现中~大量的反流。当即运用"瓣中瓣"技术经导管在主动脉瓣区原位置入第二枚瓣膜支架,恢复主动脉瓣功能,对存活山羊在术后即刻和3个月行造影及左心导管评估。结果在所有8只实验羊中,6只山羊成功完成"瓣中瓣"置入,术后3个月随访存活良好。1只山羊在二次置入瓣膜支架定位过低,产生大量瓣周漏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死亡;另1只山羊由于首枚瓣膜支架置入位置过高,造成右冠状动脉开口阻塞,在置入第二枚支架过程中发生室颤死亡。存活实验羊术后复查心电图未出现传导阻滞。"瓣中瓣"手术成功的实验羊造影可见首枚瓣膜支架位置不良,二次置入的瓣膜支架套叠于首枚置入支架内,置入位置理想,瓣膜启闭正常,左右冠状动脉均显影,提示冠状动脉口未见堵塞。左心室造影未见瓣膜明显狭窄,主动脉逆行造影未见瓣膜明显反流,可见支架整体随心脏搏动有明显的收缩和舒张。在"瓣中瓣"置入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后进行左心导管检查,其收缩期主动脉跨瓣压差分别为(23.5±2.5)mmHg和(24.1±2.6)mmHg,与瓣膜支架置入前收缩期主动脉跨瓣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和P=0.07)。结论经导管置入国产化主动脉瓣膜支架出现定位不良时,运用"瓣中瓣"技术紧急置入另一瓣膜支架,可有效恢复瓣膜功能;国产化主动脉瓣膜支架也可用于治疗生物瓣膜衰败后的"瓣中瓣"二次置入。

    2013年04期 v.21;No.99 235-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5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118 ]

短篇论著

  • 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三例中期随访报道

    周达新;潘文志;管丽华;葛均波;

    <正>近年来,一种基于外科二尖瓣叶"缘对缘"修复技术原理的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系统)被研发并运用于临床,一系列研究已证实该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截至目前为止,国外已开展近7000例MitraClip手术,许多中心已经积累较多的手术经验,而国内该技术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5月我们成

    2013年04期 v.21;No.99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1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35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临床试验中盲法的实施

    李雪迎;

    <正>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是临床研究中具有较高验证能力的研究设计类型。为了客观评价治疗效应,避免主观因素的研究结果的影响,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中,使用盲法是较为有效的设计措施。盲法主要包括单盲和双盲两种形式。在临床试验研究中,研究的参与者可以划分为受试者和研究者两大类。受试者是指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研究者则包

    2013年04期 v.21;No.99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1 ]

综述

  • 冠状动脉支架内组织脱垂研究进展

    张斌;陈明;

    <正>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即刻,脱垂的粥样硬化斑块组织透过支架小梁之间的空隙突入冠状动脉管腔,这一现象被称为斑块脱垂(plaque prolapse,PP)[1-2],它也被称为组织脱垂(tissue prolapse,tissue protrusion,TP)。以上两个概念在既往研究中并不区分,但近年来不同研究有所区别,脱垂组织除了斑块外另有新的界定,本文中采用范畴更广的TP这一概念。

    2013年04期 v.21;No.99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125 ]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

    陈忠秀;白文娟;饶莉;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AF的总患病率高达0.77%,标准化率为0.61%,且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1]。AF患者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且危险性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AF患者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口服抗凝药物往往因出血风险高、治疗时间窗窄、需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2013年04期 v.21;No.99 248-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8 ]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现状

    张慧平;孙福成;

    <正>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冠状动脉内斑块负荷重,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的病变。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通常难以确定,但CTO病变一般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至少3个月以上的病变[1]。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

    2013年04期 v.21;No.99 25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419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一)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

    2013年04期 v.21;No.99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

    2013年04期 v.21;No.99 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欢迎订阅2014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本刊编辑部;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她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辟有论著、述评、学术讲座、病例报告、专家笔谈、新技术介绍及综述等栏目,报道内容反映了我国

    2013年04期 v.21;No.99 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本刊“书讯”栏目欢迎投稿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辟有"书讯"栏目,刊出介入心脏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新书出版信息,欢迎作者和出版单位投稿。"书讯"栏目的稿件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单位、读者对象、内容简介、开本、字数、出版时间、定价、邮购方式等项,要求内容准确,文字简明,字数以300~400字为宜。

    2013年04期 v.21;No.99 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对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为维护期刊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期刊杂志对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2)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

    2013年04期 v.21;No.99 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病例报告

  •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致急性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晋学庆;翁智远;苏津自;柴大军;蔡洪斌;黄群英;卢卓强;

    <正>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大约为0.3%~1.3%[1],可起源于右冠窦上缘、升主动脉,亦可为左冠窦,较少见的为冠状动脉左主干以及肺动脉[2-3],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情况较罕见。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文献报道的病例不到30例[1,3-4,9],国内尚未见报道,并且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

    2013年04期 v.21;No.99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8K]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70 ]
  • 经左桡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乳内动脉桥血管开口病变二例

    高翔宇;陈晖;李东宝;赵慧强;姚道阔;李虹伟;

    <正>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作为常用的冠状动脉搭桥血管具有很高的桥血管通畅率。大多数LIMA桥血管狭窄发生在远端与冠状动脉的吻合口处,罕见开口狭窄。严重桥血管狭窄一般需要再次外科搭桥。再次搭桥手术绝大部分需要再次胸骨正中切开,最近有个案报道经左胸切开手术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药物洗脱支架

    2013年04期 v.21;No.99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1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40 ]
  • 一套输送系统送入两枚封堵器成功封堵三处房间隔缺损一例

    徐争鸣;郑宏;李田昌;孙鑫;杨延坤;

    <正>近年来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介入治疗单发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遇见多发性ASD的情况,现就一例多发性ASD的介入治疗情况汇报如下。患者男,15岁。20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于当地医院。查X线胸片发现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SD

    2013年04期 v.21;No.99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3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40 ]
  • 有保护的左主干慢性闭塞介入治疗一例

    刘晓建;牛青英;张维东;

    <正>患者男,57岁。主因劳力性胸闷、胸痛、气促10余年,加重1年余入院。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症状,以活动后症状明显,在当地医院就诊,以"冠心病"口服"冠心宁、欣康"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1年来停药后症状复发,且发作次数频繁,伴有背痛、出汗,与活动无明显关系,安静状态下亦有发作,持续十余分钟可以自行缓解。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血压最高达150/100mm

    2013年04期 v.21;No.99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6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49 ]
  • 容易误判的冠状动脉瘘一例

    吴志红;都伟;王云英;汝磊生;

    <正>患者女,5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4年余,加重12h,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胸闷,持续不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后未规律服药,平时间断胸闷发作。入院前12h又出现胸闷,位于胸骨后,为憋闷感,症状持续不缓解。入院前6h逐渐出现气短,喘憋,不能平卧,遂急诊入院。既往否认

    2013年04期 v.21;No.99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5K]
    [阅读次数:2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72 ]
  • 左心室心尖发育不良一例

    刘传木;许蕾;吕祯祥;魏静;

    <正>患者女,62岁。主因阵发性胸痛、胸闷8个月余,加重2个月,于2012年7月26日10时收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中下段隐痛,伴胸闷,持续约2~3h后缓解,未引起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近2个月来,上述胸部不适较前发作频繁,且活动后加重。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发热、

    2013年04期 v.21;No.99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2K]
    [阅读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66 ]
  • 先天性左心室憩室合并房间隔缺损一例

    台适;唐亮;周胜华;

    <正>左心室憩室一种非常少见的心脏畸形,早期的研究显示尸检中左心室憩室的检出率为0.4%,经左心室造影发现的患者有0.76%[1]。左心室憩室合并房间隔缺损(ASD)则更为罕见。患者女,2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仅提示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无震颤。心电图提示逆钟向转位。

    2013年04期 v.21;No.99 269-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4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06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约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系心血管专业的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人员;刊载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治疗技术、介入性诊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并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诊断与治疗方法及预防经验;辟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述评、专家笔谈、会议纪要、国际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园地、疑难病例

    2013年04期 v.21;No.99 27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