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271862

临床研究

  • 经桡动脉途径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初步经验

    罗建方;黄文晖;刘媛;李光;周颖玲;陈纪言;王慧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入选6例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穿刺使用6Fr桡动脉鞘系统(Terum o,Japan),止血使用桡动脉止血带(Terumo,Japan),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使用5FrMPA120cm造影管(COOK,USA),肾动脉支架术使用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导丝、6FrMPA1 125cm指引导管(Cordis,USA)及肾动脉支架系统。结果肾动脉造影示:4例患者单肾动脉狭窄,2例患者双肾动脉狭窄。6例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治疗成功,无中转股动脉途径,技术成功率达100%。穿刺口恢复良好,无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发生。介入治疗时间(35±4.6)m in,造影剂(典必乐)用量(82.5±7.7)m l,止血时间(4.1±1.1)m in。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技术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能成为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另一途径。

    2011年05期 v.19;No.88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1 ]
  • 运用Szabo技术治疗前降支口部病变

    王斌;韩雅玲;荆全民;马颖艳;王效增;王耿;刘海伟;徐凯;

    目的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 ing artery,LAD)口部病变介入治疗需用支架准确定位置入,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利用Szabo技术处理LAD口部病变数据,探讨Szabo技术治疗LAD口部病变的可靠性和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共对15例患者LAD口部病变运用Szabo技术治疗,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58±10)岁。13例因支架定位于LAD口部时明显移位采取Szabo技术进行支架定位,2例因前三叉LAD根部与回旋支(left c ircum flex artery,LCX)根部重叠致LAD口部位置不能准确判断采用Szabo技术进行支架定位,其中1例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8例患者术后6~9个月后造影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支架脱载,回旋支口部术前直径与术后直径对比为(3.41±0.36)mm比(3.21±0.65)mm。与支架术后即刻对比,造影复查显示左主干(leftm ain artery,LM)末段直径为(4.10±0.24)mm比(4.12±0.23)mm;LAD口部直径为(3.09±0.28)mm比(3.23±0.24)mm;LCX口部直径为(3.09±0.85)mm比(3.11±0.93)mm。15例患者术后均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Szabo技术处理LAD口部病变可以实现支架准确定位,支架置入即刻不会对LCX口部形成明显挤压,支架的边缘效应不能引起LM末段、LCX口部再狭窄。

    2011年05期 v.19;No.88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 联合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及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

    李学奇;董玉梅;张彤;夏洪远;曹雪;

    目的研究联合复杂碎裂电位(comp 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 s,CFAEs)消融及环肺静脉电隔离(c ircum ferential pu lmonary ve in isolation,CPVI)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持续性AF患者36例,首先进行环肺静脉消融,然后进行左房CFAEs消融,消融中恢复窦性心律则予以诱发AF;结束CFAEs消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进行电复律。结果 36例患者完成CPVI及CFAEs消融,5例恢复窦性心律;4例于消融中转为房扑;27例患者完成左房CFAEs消融后仍为房颤节律,31例患者进行了电复律,2例患者电复律失败继续进行了线性消融。平均随访12±2个月,CFAEs+CPVI组32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67.6%。结论联合CFAEs+CPVI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

    2011年05期 v.19;No.88 249-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颜利求;郭丽君;

    目的分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冠脉造影并符合条件的2959例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根据冠脉病变情况分为无冠心病组(组1,649例)、单支病变组(组2,596例)、双支病变组(组3,591例)及多支病变组(组4;1123例)。根据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eGFR,根据eGFR值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90例,eGFR≥90 m.lm in-1.1.73 m-2)、轻度减退组(1802例,60≤eGFR<90 m.lm in-1.1.73 m-2)及中重度减退组(767例,eGFR<60 m.lm in-1.1.73 m-2)。通过Spearm an相关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eGF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轻度减退组、中重度减退组患者年龄大、女性患者比例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肾功能中重度减退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较肾功能正常组高。肾功能正常组、轻度减退组以及中重度减退组多支病变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2.3%、35.2%和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 an相关分析显示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eGFR相关(r=-0.098,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eGF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eGFR相关,但eGFR的降低不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1年05期 v.19;No.88 252-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68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2 ]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唐强;王智;曲华清;颜东;陈学智;唐群中;史震涛;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 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特征和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实行急诊PC I术的STEM I患者297例,年龄(59.33±11.42)岁,将高龄组(≥75岁)患者49例的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和预后与对照组(<75岁)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高龄组患者占16.5%,年龄(77.46±2.37)岁,其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34.7%比19.8%,P<0.05)。高龄患者既往陈旧心梗、卒中较对照组多,分别是(18.3%比7.7%;30.6%比10.8%;P<0.05);其缺血时间较对照组长(4.66±2.49)h比(3.76±2.05)h,左室射血分数低(52.88±6.70)%比(55.66±7.51)%,P<0.01;高龄组冠脉介入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93.9%比97.2%,4.1%比2.0%),P>0.05;高龄组患者病变复杂,三支血管病变、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7%比23.5%;44.8%比28.6%,P<0.05)。住院期间和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在死亡、再梗死、卒中及靶血管重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高龄组总体MACE高于对照组(22.4%比7.2%),P<0.05。结论尽管高龄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总体MACE高于对照组,但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再梗死、卒中及靶血管重建率方面相似,急诊PC I是年龄≥75岁的高龄STEM I患者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治疗策略。

    2011年05期 v.19;No.88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赵文萍;李晓红;郭继鸿;王伟民;王龙;

    目的探讨开展急诊冠脉再血管化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或旁路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因AM I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于12 h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 I)或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共526例,其中,PC I 481例,CABG 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前是否合并束支阻滞及束支阻滞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新发束支阻滞组(入院时或术前出现束支阻滞)和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无以前心电图参考但入院时第1次心电图已显示束支阻滞)。分别将术后束支阻滞消失的患者定义为恢复,未消失定义为未恢复,对新发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 I合并束支阻滞患者共81例;AM 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为3.4%(18/526);新发生束支阻滞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束支阻滞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2.2%(13/18);住院期间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死亡率18.51%(15/81)较不合并束支阻滞患者4.03%(18/447)高;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23.08%(15/65)较未合并束支阻滞患者病死率4.03%(18/447)高;束支阻滞恢复患者的死亡率0(0/16)较未恢复患者的死亡率23.08%(15/65)低,并且合并束支阻滞患者总共死亡15例,均出现在成功再灌注后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结论 AM 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低;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常常预示着高死亡率,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可以通过急诊PC I术或CABG术使传导阻滞有所恢复,并从中获益。

    2011年05期 v.19;No.88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 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

    朱永彪;张杰;刘怀霖;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5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均确诊为VSD合并ASD。年龄3~21岁,VSD直径4.5~7.6 mm,ASD直径8~21 mm。5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确定VSD适合封堵后,首先封堵VSD,然后封堵ASD。结果 5例患者均单纯经股静脉途径一次介入治疗成功。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经股静脉途径一次性完成房室间隔复合型缺损的介入治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创新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1年05期 v.19;No.88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消息

  • 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联合征文及征集病例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麦迪卫康广告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将于2012年3月1—4日在

    2011年05期 v.19;No.88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中国医师协会阳光心血管研究基金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起的阳光心血管研究基金项目,是专门针对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临床研究设立的专项基金,同时,为进一步推进临床科研的开展,

    2011年05期 v.19;No.88 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欢迎订阅2012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本刊编辑部;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她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中

    2011年05期 v.19;No.88 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差别性检验与临床疗效验证

    李雪迎;

    <正>对疗效的评价与验证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在临床研究中,差别性检验是疗效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之一。但在分析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分析方法,论证研究结论则是临床研究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2011年05期 v.19;No.88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论著中关键词的标引

    本刊编辑部;

    <正>论著类论文中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m》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

    2011年05期 v.19;No.88 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2011年05期 v.19;No.88 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 关于本刊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应用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统计学符号遵照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方差分析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

    2011年05期 v.19;No.88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本刊“书讯”栏目欢迎投稿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辟有"书讯"栏目,刊出介入心脏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新书出版信息,欢迎作者和出版单位投稿。"书讯"栏目的稿件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2011年05期 v.19;No.88 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基础研究

  • 起搏频率对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影响的实验研究

    姜海滨;黄新苗;白元;陈翔;宗书峰;赵仙先;秦永文;刘宗军;

    目的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的变化,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确定适合的起搏参数。方法选取6只成年健康山羊,全麻下经股静脉将临时起搏电极送至右心室,连接临时起搏器,频率范围由150次/分递增至350次/分,以25次/分递增频率,测量在不同起搏频率下主动脉瓣上和瓣下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并计算压力阶差。结果收缩期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升高,至250~300次/分时,由(-25.00±3.90)mm Hg上升至(11.17±10.85)到(13.50±3.89)mm Hg之间。舒张期跨瓣压力阶差随起搏频率的加快而降低,至250~300次/分时,稳定在(47.00±3.03)mm Hg到(43.83±2.93)mm Hg之间,压力阶差降幅达50.11%。结论 250~300次/分的起搏频率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跨瓣压力阶差,既能保证动物的安全又可减少因压力阶差引起的瓣膜置入过程中的移位。

    2011年05期 v.19;No.88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短篇论著

  • 犬、猪、羊冠状动脉心房支分布的血管铸型比较

    周祁娜;侯月梅;胡嘉禄;刘瑜伟;杨尚磊;陈华;

    <正>大动物冠状动脉心房支及其分布范围的研究,特别是对比分析犬、猪、羊心脏冠状动脉心房支分布及其几何形态学数据,对于选择合适的大动物模型,确定有效的冠状动脉置管部位,有效灌注并获得理想分离锁定区域的心房肌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年05期 v.19;No.88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 ]
  • 人工压迫和两种血管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李伟章;郑若龙;钱惠东;陈新军;张华;

    <正>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广泛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止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常规徒手压迫方法止血不仅费时、费力,止血后下肢制动时间长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易发生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影响PCI术后抗凝、住院满意率下降等[1-2]。血管闭合的出现似乎改善了

    2011年05期 v.19;No.88 275-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病例报告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半年随访一例

    周达新;潘文志;管丽华;葛均波;

    <正>患者,男,75岁,因"反复胸闷、乏力7年"入院。患者7年前起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偶伴有头晕,无黑矇晕厥。入院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老年退行性病变),NYHA2级"。入院体检:BP 120/70 mmHg,一般情况可,两

    2011年05期 v.19;No.88 27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阅读次数:57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合并骨髓噬血现象一例报告

    祝金明;朴英丹;李淑梅;张兆志;刘威武;孙延霞;

    <正>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风险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几乎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治疗方法。但介入治疗也会有一些与手术操

    2011年05期 v.19;No.88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 ]
  • 冠脉介入术后脑出血三例临床分析

    姜先雁;张彬;崔美平;张慧;蒋文彬;王松涛;

    <正>一、病例资料病例1:男,75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余,加重8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150/90 mm Hg,未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于130~150/80~90 mm Hg,既往否认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慢性支气管炎。入

    2011年05期 v.19;No.88 28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6 ]
  • 急诊冠脉介入术救治Wellens综合征一例

    陈琪;王禹;

    <正>患者男性,82岁。主因"反复发作性胸痛20年,加重h"入院。既往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史20年。入院时患者的胸痛已缓解,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ST段无偏移,T波正负双向,V4导联T波倒置;心肌肌钙蛋白

    2011年05期 v.19;No.88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冠状动脉血栓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王丽君;谢莲娜;魏显敬;

    <正>患者为77岁男性,主因"突发持续性胸痛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既往未曾住过院及体检,病史不详。吸烟20余年,1盒/日。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萎靡,四肢湿冷,脉搏微弱,血压74/47 mm Hg(多巴胺2000μg/min维持

    2011年05期 v.19;No.88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综述

  • 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

    宋莉;颜红兵;

    <正>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通过在冠状动脉局部持续缓慢释放抗增殖药物来抑制新生内膜形成。与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相比,DES再狭窄发生率由

    2011年05期 v.19;No.88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7 ]
  • 心室辅助装置及其临床应用

    匡小虎;张抒扬;

    <正>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患病率日渐增长,其中约5%的患者处于终末期,预后很差。虽然心脏移植仍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最佳选择,但供

    2011年05期 v.19;No.88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血管内超声学堂

美敦力病例分享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一例报告

    李春江;高嵩;吴炎;张锐;齐斌;孙旗;

    <正>患者男性,54岁。因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半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半小时前,发作性胸闷,胸骨后疼痛,憋闷感,来我院。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Ⅱ、Ⅲ、aVF T波倒置,血压:65/30 mm Hg,急诊予升压治疗,治疗期间出现胸

    2011年05期 v.19;No.88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新指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