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271649

  • 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与择期PTCA的比较

    洪涛,朱国英,高炜,霍勇,刘梅林,邢德智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术及靶病变特点与其相似的择期冠脉成形术各70 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 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57.14% 对92.86% ,P< 0.05)而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57.14% 对14.29% ,P< 0.01),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型病变不宜于造影后即刻行冠脉成形术。闭塞性病变可于造影后即刻试行冠脉成形以避免次全闭塞进展为完全闭塞后才进行手术。造影后即刻冠脉成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TCA后ST段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魏峥,贾三庆,顼志敏,王乐丰,陈方,李田昌,胡大一

    目的 对95 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改变进行分析,探讨此时ST 段改变与PTCA 效果、心肌损害程度及心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ST 段改变分三组。组Ⅰ:ST 段明显下降(≥50% )组55 例,组Ⅱ:ST 段下降(< 50% )组32 例,组Ⅲ:ST 段无变化或抬高者组8 例。测定术后肌酸激酶(CK)的变化,同时测定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结果 组Ⅰ与组Ⅱ为PTCA 成功者,术后组ⅡCK 明显高于组Ⅰ。术后4~6 周组Ⅱ射血分数(EF% )明显低于组Ⅰ。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TCA 术后30 分钟体表心电图ST 段的改变能间接反映PT-CA 疗效。较准确早期了解心肌细胞灌注情况并判定预后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 完全闭塞性冠脉血管成形术中冠脉内支架的应用及其限制因素

    杜志民,胡承恒,李怡唐,安丽,伍贵富,何汉康,易春,金思榄,马虹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在完全闭塞性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中应用的指征及其限制因素。方法 82 例冠脉完全闭塞接受PTCA 患者,根据血管病变性质,决定是否给予置入支架治疗。分析支架应用的指征及其限制因素。术后随访6 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行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82例中,66 例相关冠脉再通成功,成功率为80.5% 。66 例中,A 组23 处病变单纯球囊PTCA 后取得“支架样”效果,其中B1 组30 处病变置入支架,支架置入率45.5% ,B2 组13 处病变存在支架置入的限制因素而未置入支架,占19.7% 。临床随访期间,A 组5 例发生心脏事件,血管造影复查,2 例再狭窄;B1 组仅2例发生心脏事件,造影复查2 例均再狭窄,需再次PTCA;B2 组 5 例发生心脏事件,3 例造影发现再狭窄。闭塞冠脉再通未成功16 例中3 例出现心脏事件,其中1 例死亡。结论 闭塞冠脉再通成功达支架样效果或置入支架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但部分病变存在支架置入的限制因素,不适宜置入支架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关系分析

    田青平,萧健勇,路雅茹,吴建国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之间关系。方法 对62 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59 例异常者中,合并前降支病变组中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1.6% 、29.7% 、70.3% 、37.9% ;在未合并前降支病变组中分别为:0% 、9.1% 、68.3% 和31.9% 。根据心电图改变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前降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3.3% 、16.7% 、81.0% 和75.0%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或伴心电图广泛前壁(V1-6)或前侧壁(V4-6)ST 段下降者,大多合并前降支病变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 经皮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黄奕高,黄涛,詹贤章,黄新胜,何亚乐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管内皮损伤

    徐雅琴,张钧华,唐朝枢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胸部外伤引起心绞痛一例

    和渝斌,余燕秋,李宏杰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普伐他汀减少PTCA术后再狭窄及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

    顾复生,诸永康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应用12F扩张管进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摘要)

    蔡文阳,陈传荣,胡义民,吴平彬,罗爱华,林婵兰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阅读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的介入治疗

    侯玉清,黄铮,贾满盈,翁昌鸿,许顶立,刘伊丽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51 例AMI患者(其中19 例合并严重泵功能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的急诊PTCA 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51 例患者中,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50 例(其中17 例置入Denovo支架),成功率98% ,残余狭窄10% 。19 例合并严重泵功能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全部PTCA 成功。平均随访(29±17)个月,50 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显著改善。无行急诊冠脉搭桥或死亡。结论 对AMI病人,尤其是合并泵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者,直接PTCA 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激性血糖变化的临床预后意义

    谢东晓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激性血糖变化特点及其急性期的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AMI患者224 例,分为单纯AMI、合并高血压(HT)、合并Ⅱ型糖尿病(DM)以及DM 合并HT 组。观察其心功能(Killip)、恶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差别。结果 (1)无DM 的AMI患者应激性血糖反应(入院24 小时血糖≥7.3 m m ol/L)出现率为83 例/171 例(48.5% );(2)AMI合并DM 加HT 患者的临床预后比单纯AMI较差;(3)无DM 的AMI患者中的显著血糖应激反应者的临床预后较轻度或无反应者差,而与AMI合并DM 加HT 组相近。结论 非DM 的AMI患者中发病后24 小时内血糖明显升高,提示急性期预后不良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13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 纤维蛋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

    刘京波,汪丽蕙,叶昀,高萌,刘一清

    目的 用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的纤维蛋白刺激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参入的方法,测定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用 Northern 杂交的方法观测其c-fos、c-m ycm RNA水平。结果 纤维蛋白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静止状态细胞,c-fos、c-m yc 的m RNA 呈低表达,纤维蛋白刺激后,二者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 纤维蛋白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促进c-fos、c-m yc原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6例临床报告

    刘映峰,傅向阳,钱学贤,刘磊,吴志坚,赵霞

    目的 为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6 例经球囊扩张后效果不理想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冠脉内支架置入。其中男38 例,女8 例,平均年龄为56.2 岁。全部采用球囊扩张法置入支架。结果 46 例患者术前梗塞相关血管均为TIMI3 级血流,经置入冠脉内支架后梗塞血管均恢复TIMIⅢ级血流,血管开通率100% 。8 例球囊扩张后见冠脉内有残余血栓,置入支架后消失,造影未发现血栓进入远端血管;1 例患者因Ⅲ°AVB 给以临时起搏治疗,术后 6小时因临时起搏电极刺破右室所致心包填塞死亡。其余 45 例患者在4~38 个月的随访中均未发生死亡,无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塞,6 例患者于术后4 周行冠脉造影复查,原支架置入处血流通畅,无管腔再狭窄。结论 冠脉内支架置入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13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 起搏综合征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摘要)

    杜昕,冯义柏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 REOPRO治疗直接PTCA患者术中血栓反复形成一例

    张雷,浦奎,李慧敏,郭峰,孟永霞,高春瑞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 61例急性心肌梗塞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疗效分析

    梁岩,游卫华,江隆福,徐国帆,许庆波,杨辉,陈聪,叶海鹏,陈杰山,张凌宇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阅读次数:16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急性心肌梗塞晚期溶栓疗效分析(摘要)

    欧阳春兰,顾权,张浩,孔凡龙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微血管性心绞痛10例

    张敏州,陈伯钧,邹旭,程康林,吴焕林,林晓忠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阅读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7 ]
  • ′99金陵国际冠心病介入诊疗研讨会会议简介

    杨志健,马根山,曹克将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急性心肌梗塞经用尿激酶治疗失败后改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治疗成功一例

    朱少群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69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后的远期疗效观察

    肖永祺,李德森,黎燕清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一例

    商宏伟,周金生,胡冬梅,李强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阅读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杜心清,王耀国,蔡丽娇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阅读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 Medtronic-AVEGFX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

    Seung-JungPark.MD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 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刘新秋,郭玉军,粟克兰,武长军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辅用SR_0长鞘在慢径路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价值探讨

    吴书林,方咸宏,杨平珍,李海杰,陈泗林,詹贤章,郑祥生,钱卫民

    目的 探讨辅用SR0 长鞘在慢径路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复合定位法慢径路消融治疗174 例典型ARNRT 患者,未用长鞘与辅用长鞘组各87 例。比较两组消融结果。结果 辅用长鞘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68±17 m in vs 85±21 m in,P< 0.01),X 线曝光时间(14±16 m in vs 18±9 m in,P< 0.05),放电次数(3.2±2.5 vs 5.3±3.4,P< 0.01)均显著减少。且辅用长鞘组87 例中,消融后慢径路消失者较多(57 例,66% vs 39 例,45% ,P< 0.01)。结论 慢径消融中辅用SR0 长鞘有明显应用价值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阅读次数:14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并发症及处理

    张敏州,朱纯石

    目的 探讨置入起搏器后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以及射频消融术对起搏器的影响。方法 自1980 年~1997 年3 月共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415 例次,发生起搏器并发症86 例次(20.7% )。置入起搏器后的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和电极移位各占起搏3.9% ,电极移位以心房电极移位为主。1992 年后在同一切口安放电极和起搏器的35 例中,无1 例发生感染。2 例起搏器术后心房纤颤并心衰患者,经射频消融房室结形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继续起搏治疗,心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现射频电流对起搏器和电极的损伤。结果 置入起搏器后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再行射频消融术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5 ]
  •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肝素预防冠状动脉支架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效果

    郑鹏翔,华尔铨,何祚佑,张书富,陈德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噻氯匹啶、肝素预防冠状动脉支架亚急性血栓形成(SST)的效果。方法 自1997 年7 月至1999 年4 月对36 例冠心病患者植入33 只支架。男32 例,女 4 例,平均年龄63.2 岁,成功率为92% 。所有病例术前3 天均改为阿司匹林300 m g,日一次;噻氯匹啶250 m g,日二次。动脉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5 000 U,以后每小时给予800 U~1 000 U 肝素,维持24 小时。术后次日口服阿司匹林(300 m g,日一次)6 个月,噻氯匹啶(250 m g,日二次)1 个月。结果 随访1~2 个月,未见亚急性血栓形成。结论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肝素三联疗法对预防SST可能安全、有效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13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延迟再通对心律失常转归的影响

    傅向阳,李公信,刘映峰,叶文胜,李志梁,丁明学,吴宏超,魏向荣,赵霞

    目的 探讨闭塞的右状冠动脉延迟再通对某些心律失常转归的影响。方法 分析1991 年1月至1999 年4 月收治的伴有心律失常的下壁心肌梗塞患者12 例,11 例于梗塞24 小时后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脉闭塞10 例、1 例严重痉挛,给予延迟开通(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超过24 小时冠状动脉再开通,称延迟再通。结果 9 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者8 例行CAG 均未显示房室动脉,行PTCA、支架治疗后7 例房室动脉显示良好者,6 例恢复为正常心律,恢复时间为 8~48 小时,有1 例右冠开通,但房室结动脉仍未显示,其Ⅲ°AVB继续存在;2 例窦性心动过缓者,术后即恢复正常,但其中 1例下壁心肌梗塞1 月余行CAG 示右冠脉第二段闭塞,行PTCA 球囊松脱时出现心室纤颤,给予电除颤;1 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间歇性Ⅱ°Ⅰ型AVB者,给予开通右冠,左前降支PTCA 后仅偶发室早。结论 (1)下壁心肌梗塞并发的AVB绝大多数是由房室结动脉供血中断使房室传导系统处于顿抑状态,故应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尤其是房室结动脉;(2)右冠动脉闭塞尤其合并左冠病变,开通右冠当球囊松脱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心室纤颤的发生,必要?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8 ]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胡承恒,杜志民,唐安丽,伍贵富,马虹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方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按W HO 标准。结果 共发现32 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其中17 例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15 例为冠状动脉扩张并狭窄。11 例并有心肌梗塞,17 例心绞痛,5 例为非典型胸痛。结论 部分缺血性心脏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所致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4 ]
  • 多粘菌素B+维拉帕米抑制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周晓阳,王瑞英,任江华,卢宏彪

    目的 探讨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30只兔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n= 12)、损伤+ 药物治疗组(简称药物治疗组,n= 12)和假手术组(n= 6),术后14 天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药物治疗组右颈总动脉内膜平均厚度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35.81±16.13 μm vs 72.14±14.66μm ,P< 0.01);药物治疗组右颈总动脉狭窄度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21.74% ±8.99% vs 53.68% ±15.57% ,P< 0.01);药物治疗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小于单纯损伤组(0.230±0.047 vs 0.429±0.055,P< 0.01)。结论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特异抑制剂多粘菌素B联用Ca2+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能有效抑制受损血管内膜增生,对预防再狭窄可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阅读次数:9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血浆过氧化物水平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改变的研究(摘要)

    陈灿,李沛,许金成,夏小明

    1999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阅读次数: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 下载本期数据